歐浦鋼網之所以成功很大一個因素是化簡為繁,以網絡作為一條貫穿的主線,將企業的倉儲、加工一條龍很好的結合起來。其會員的倉庫就是它的供貨架。
5月12日,順德樂從鎮,總面積超過500畝的樂從鋼鐵貿易物流加工區顯得異常繁忙,長途運輸的客車拉著重達20噸的卷鋼進進出出。
“今天的交易量達到了今年的最高點——83.7萬噸,而平時我們的日均交易量在45-50萬噸。” 國內最大的鋼鐵電子交易中心歐浦鋼網副總經理萬林秋談到不斷上升的交易量,顯得躊躇滿志。
萬林秋今年以來一直很忙,而由其帶領公司20多位技術開發人員自主研發的全新歐浦在線交易系統5月26日將正式上線,萬林秋稱它為國內第三代B2B模式(真正實現在線交易),這一新的交易平臺將使2005年7月誕生的歐浦鋼網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100萬噸的日交易量只是短期目標,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未來國內30%以上的鋼鐵在線交易通過我們的交易平臺來實現,此后我們還將這一實體交易與電子商務結合的模式延伸到其他相關領域。”萬林秋如是表示。
對于正在積極籌劃上市融資的歐浦鋼網來說,在鋼材這一電子商務細分市場中的成功并不偶然,而且依靠強大的線下第三方增值服務,它在國內并無真正的對手。
第三代B2B
雖然經過近5年的發展,位處樂從鎮的歐浦鋼網已經成為了華南乃至國內交易量最大的鋼鐵電子交易中心,但萬林秋對于歐浦鋼網此前的電子交易平臺并不滿意:“原來的交易平臺效果不好,26日上線的新交易平臺的口號是‘將供應商的倉庫變成他的貨架’,這才是真正的在線交易。”
在萬林秋看來,阿里巴巴[15.78 5.06%]打造的第一代電子商務網站只是個信息平臺,雖然為交易雙方提供了機會,但隨著會員數量的增加,供求雙方在阿里巴巴上找到商機的機會越來越少,尤其是新進入的會員因排位太后很難找到真正的客戶。
阿里巴巴的第一代B2B模式遇到了瓶頸,而王樹同打造的敦煌網作為第二代B2B網站的代表出現了,但其業務主要集中在通過郵遞甚至是跨境郵遞的方式進行的小額交易,并非真正的在線交易。
而對于B2B網站服務的主體——制造企業來說,一直需要真正的在線交易,這就是歐浦鋼網新打造的交易平臺的優勢所在。
萬林秋告訴本報記者,“歐浦的優勢在于電子商務與實體交易相結合,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的貨物必須是我們倉庫中的,而且這些貨物的真實信息也直接在網上顯示,這讓采購商可以完全放心。”
他告訴記者,制造企業的在線交易與B2C完全不同,消費者如果從淘寶網上買到假貨后還可以退貨甚至給賣主給出差評,但是如果在線交易的是制造企業,如果在線買到的鋼材有問題,那意味著其產品可能出現質量問題,而如果退貨則可能面臨無法按期完成訂單,所以其第三方審核必須在交易前完成。
據悉,除了推出“易付寶”、“商品重量偏差協商機制”、“銀行資金監管”等第三方支付和監管手段外,歐浦鋼網還推出了由其制定的準確的第三方信息。
萬林秋表示,“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網站的商品信息完全是賣家自己發布的,中間商無法判斷哪些信息是真實的,而我們網站上交易的商品的信息則是由我們審核后發布的。”
虛實結合
高中畢業后當過電工的陳禮豪1993年開始涉足樂從的支柱產業——鋼鐵業,最初經營樂從鄉鎮企業鋼材貿易有限公司的一個營業部,即后來的順德指日鋼鐵貿易有限公司,后來又先后成立了順德南大鋼管實業有限公司等一系列貿易公司。
在從事鋼材物流倉儲制造的過程中,陳禮豪完全熟悉了鋼鐵的流通環節,并于2003年投資興建了華南國際鋼鐵物流中心(后改名為歐浦鋼鐵物流中心),這個于2004年落成的總面積35萬平方米、儲能達150萬噸的物流中心也為歐浦進入電子商務提供了條件。
萬林秋告訴記者,“樂從本身就是華南最大的鋼材集散地,這是歐浦等眾多當地企業成功的土壤,但僅依靠倉庫距離盈利非常漫長,于是公司開始搭建線下的第三方增值服務系統,即倉儲、加工、運輸、金融質押和配送5大實體配套。”
據悉,歐浦的第三方增值服務不僅包括150萬噸的倉儲能力,280萬噸的鋼材加工中心,以及與10多家銀行合作推出的利用鋼材存貨來質押貸款的現金流服務。
鋼鐵的價格、市場需求每天都在波動,且多是大宗交易,這使得現實中買方與賣方之間的關系更為復雜。如何利用電子商務最大效率地促成鋼鐵交易的完成,歐浦走在了同行前列。
僅僅2008年12月在金融危機深度影響經濟的環境下,客戶通過歐浦利用倉儲貨物向銀行質押就獲得10多億元的貸款,解決了現金流不足、資金鏈隨時斷裂的難題。